HI,下午好,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,公益非盈利机构
24小时服务热线: 4000-162-302
请扫码咨询

新媒易动态

NEWS CENTER

To B产业的商业机会

2021-06-23

以前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,通常都是搞定老板、CEO等等,请吃个饭或者喝个酒来进行;但是现在,在SaaS化的前提下,已经不是搞定老板了,而是搞定业务部门负责人,原理也很简单,现在软件的客单价没那么高,从部门经费里就报了。

比如我们的一家被投企业擎朗智能,也是独角兽公司,是做传菜机器人的,他们公司上千人的规模,用SaaS比较多,大概用了二三十个SaaS软件,但是这些软件并不是由企业老板拍板购买的,因为具体业务层的决策者本质上并不是他,而是部门的负责人。

3. IT资产费用化

不做财务的小伙伴可能不太理解,举个例子,在没有云计算的时代,比如迅雷,刚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需要买一堆服务器、带宽等等,有很多固定资产。但是假设今天还有这个创业机会,再做一个迅雷,那你一定不会买这些东西,为什么呢?因为有阿里云、AWS或者腾讯云这些基础服务设施就已经足够了。你只需要付费采购服务,而不需要采购资产了。

刚刚是对外的一些服务,但其实对内的也一样。我前几天跟一个公司的CEO聊,问你们公司有多少IT人员?他说没什么IT人员。我问那员工电脑坏了怎么办呢?他说我们的电脑都是租的,坏了给服务商打一个电话就行了。

4. 消费决策从被动到主动

传统的企业服务就是我先做广告,然后拿到了销售线索之后,我再找到这个公司进行拜访,做几次公关,说服他购买软件。

但是如今,很多说服工作已经不需要做了,很多老板或业务部门负责人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有这个需求,这是因为很多年的教育积累;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,员工换工作,在上一家公司已经使用习惯的系统,换到新公司后发现没有,那你如果是部门的负责人,第一反应一定是再去采购一套。

所以现在企业部门的负责人对于需求的感知是非常明确的,不需要做过多的说服工作,你直接告诉我产品有什么功能,跟竞品相比有什么优势,能不能给我便宜一点?这些问题就够了,你根本不需要培训教育我。

三、投资人看To B产品

1. To B企业的投资逻辑

我们把投资逻辑分成两部分来看:

看事:

是否刚需:不管任何投资这个都是第一重要的,只有刚需才能够往后面继续发展;企业服务对于企业来讲就两方面,要不你能帮我赚钱,要不你能帮我省钱。

市场容量:市场容量决定了业务的天花板在哪。

商业模式:对于To B来讲,商业模式也分很多种,我到底按照什么模式收费?或者说都是免费,但我通过交易市场收费?

行业壁垒:比如今天有个项目做得很好,但是半年之后新冒出一个团队想超过他,那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护城河?对于企业服务来讲通常的壁垒就是钢柱效应,客户一旦采购了软件,因为有实施周期和成本,还有上手熟悉的过程,就不会轻易替换。


看人:

看人是比较简单的,我们对To B企业的CEO画像其实就八个字——行业老炮+超级销售;这都是To B公司中很重要的存在。

比如下图中就是四个比较典型的例子:


当然一个企业服务项目是否值得投资,最关键的是看——人事匹配。

2. To B产业的商业机会

机器替人:

机器替人,包括服务类机器人、工业类机器人和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等等。我们在2018年就开始投资机器替人方向了,当时我们发现所有的同行都不看这个赛道,我们还有过担心怕自己选错了;但是最后我们还是决定从第一性原理出发,不看其他机构投不投。换句话说如果这个赛道都已经那么火了,那还有我们什么机会呢?所以总得比别人看得远一点,看得早一点。创业的时候有一个说法叫行业的傻瓜时间,就是你做这个事儿,当大家都嘲笑你是傻瓜的时候,这就对了。很多时候创业者成功的机会,是来自于大厂没看懂或觉得没价值。

SaaS智能化:

举个例子,以前的CRM比较偏流程管理,正如销售人员一天都在外面跑业务,很累了,但回去还要填表,就不愿意用;但是现在有了主动预测客户成功率,比如我今天要打一百个电话,它可以告诉我应该优先先打哪10个电话,这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的。还包括财务管理软件,以前只是一个记账的功能,现在能否添加现金流预测的功能等。说白了,很多企业软件由过去只是记录或者说流程管理,变为要帮企业人员做决策。

相关推荐